当前所在位置: 网站首页 >> 太阳成集团概况 >> 工作动态 >> 正文 工作动态

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(二)
来源:       时间:2025-10-31       浏览次数:

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,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一时间通过网络、电视、广播等媒体收听收看,深入学习领悟会议精神,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畅谈感受和体会。

 马克思主义学院习概论教研室主任周茜茜: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深深扎根中国大地,与时代同频共振,才能不断增强思想性、理论性和亲和力、针对性。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,将宏大叙事与学理分析相结合,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头脑,努力培养出既能洞察历史规律、又能勇担时代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坚实的思政力量。

 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教研室主任郑冬冬: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未来五年发展擘画宏伟蓝图,其中关于教育、科技、人才的战略部署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阐释,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。一是在理论学习中,要通过参加专题研讨系统梳理“十五五”时期发展目标与职业教育的衔接点,找准思政教育与时代需求的结合点,努力将政治话语转化为学生易懂的教学话语。二是在教学实践中,要将全会精神转化为鲜活教学资源,着力推动全会精神“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头脑”。三是在生活中,要以点滴行动践行全会精神,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教学,在三尺讲台培育德技并修的新时代大国工匠,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青春力量。

 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负责人李晓闪: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,这既是对过往“五年规划”实践的接续传承与升华,更是面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关键布局。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、一名思政课教研室负责人,更要深刻领会全会的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,精准把握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创新理论为指引,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、主阵地作用,通过多渠道、全方位等多元形式开展宣讲阐释,切实做到思想和行动相统一,将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教书育人、科研创新的实际成效,深入推动全会精神“进课堂、进头脑”。

 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张坤丽: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,为“十五五”时期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,绘就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壮美蓝图。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,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,一是以“学深悟透”为先,把全会提出的新论断、新要求有机融入思政课堂。二是以“铸魂育人”为责,将全会精神转化为阐释中国之治、讲活青春担当的理论武器,让真理光芒照亮课堂,用思想的温度感染学生,引导学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找准坐标、奋力前行。

 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史教研室负责人李雅馨: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我国发展历程中一次极为关键的会议,其审议通过的“十五五”规划建议,对国家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。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,一要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划时代意义,准确把握全会关于“十五五”规划的战略擘画、核心要义与精神实质。二要肩负起职业教育领域理论阐释、价值引领的责任与使命,推进全会精神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。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、主阵地优势,通过多场合分众宣讲、多途径案例解析、多形式互动教学、多方法深化阐释的方式开展好理论传播工作,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,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立德树人的教学实践、服务国家发展的科研成果,助力全会精神真正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头脑。


撰稿/王利娟 编审/周茜茜

审核/姬迎喜 终审/单培勇